中国立场民族精神世界胸怀
首页 > 爱在金秋

退休教师杨宛根:24年坚守,只为那份初心

发布时间:2020-12-24 来源:《当代火炬》杂志社官网 阅读量:

原标题:24年坚守,只为那份初心—江苏省泰州市退休教师杨宛根义务辅导学生纪实

微信图片_20201209140601.jpg

杨宛根,中共党员,64岁,家住泰州市海陵区苏陈镇夏棋社区十八组。

他坚守初心,24年辅导500多名学生,分文不收,退休后仍义务辅导学生,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。曾获得苏陈镇十佳优秀辅导员、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,海陵区教育局道德模范表彰人物。

微信图片_20201209140548.jpg

“一分钱也不能收”

杨宛根义务辅导学生是从1994年开始的。当时,他是夏棋小学的教师,村里有不少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,成了留守儿童,一些孩子假期没处送,学习成绩跟不上,家长很着急。当年暑假,有家长上门请他帮忙辅导,他没有推脱就答应了,前提是分文不取,纯公益辅导。

杨宛根从学校借来小黑板,在家里开了小型辅导班后,利用每周六和寒暑假的时间,给孩子们上数学辅导课。

杨宛根在学校是数学骨干教师,教学很有一套。听说杨老师假期辅导开班,家长纷纷把孩子送过来。那个暑假,杨老师收了10个孩子,学生从三年级到五年级。他义务辅导了一个月。

此后,每学期的周六上午、暑假一个月、寒假一周,杨宛根都免费为孩子们做辅导,一坚持就是24年。在这期间,杨宛根从一名民办教师变成了公办教师,直到3年前退休;他也迎来送往了一拨又一拨学生,有500多人,看着这些孩子从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直到走上工作岗位。

经过辅导的孩子,数学成绩都有了起色。一些家长过意不去,上门答谢,要塞点钱给他,可他坚决不收:“都是门口人,乡里乡亲的,孩子们需要我,放假我用自己所长为他们做点事尽点力是应该的,一分钱也不能收。”

学生家长芦巧兰说,目前孙子在大冯中心小学上五年级,经常到杨老师家上义务辅导课,这次数学考了90多分。原来他的数学不怎么样,杨老师上的课通俗易懂,让孩子爱上了数学课。“心里过意不去,想去表示一下心意,可杨老师说什么也不肯收。”

“孩子们知道感恩,是我最大的欣慰”

杨宛根辅导孩子很有一套,平时注意研究教学教法,总结经验,让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。他的课引人入胜,常从身边事切入,如讲“圆”,他会从团团圆圆、圆圆满满、圆满成功等导入,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。对孩子,他根据他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知识结构进行针对化辅导,因此效果总是很好。

学生申贵起初对数学不感兴趣,逐渐失去信心,每次考试只能考个六七十分。孩子父亲将他送到杨老师这边辅导。两周时间,申贵就摸到了门道,杨老师因势利导,逐渐给他加码,增加一些新的知识辅导。申贵的数学渐渐从弱项变成了强项。初中一、二年级时,申贵有不懂的题目还到杨老师家请教。后来,申贵获得免费就读姜堰中学的机会,但他决定自己考,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姜堰中学,其中数学接近满分。

后来,申贵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,毕业后出国深造,目前在美国工作。每次回国,他都要登门看望恩师杨宛根。

还有很多孩子,都是农村娃,有的在外面上大学,有的已经工作了,但是每次回来,都会喊上好几个同学,一起来看看杨老师。杨宛根说,申贵在初二时数学学习遇到了瓶颈,还专门写信给他,抱怨任课老师教学方法跟自己不对路,自己十分苦恼。他赶紧回信,“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,关键是要掌握方法,努力适应老师的教学节奏,建议跟老师多沟通,把不懂的问题弄懂弄通。” 此后,申贵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找数学老师请教,数学成绩再次在年级名列前茅。 

已经从苏州大学毕业的王小云当初家庭比较困难,她的数学学得不温不火,一般在七八十分。杨老师帮孩子补短板,数学成绩有了进步,小学六年级时数学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,还当上了数学课代表。

居民夏一虎说,他和儿子都曾是杨老师学生,姑姑也在杨老师班上上过学,儿子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在杨老师那边上公益辅导课,效果不错。“给钱不肯要,喊喝酒也不来,真让人过意不去。”

杨老师认为,孩子们长大后懂得感恩,回报社会,是他最欣慰的。

“我的公益课会一直开下去”

杨宛根当民办教师时,收入并不高,一个月薪水才几十块钱,而他的妻子没有工作,平常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、打工。

“早年杨老师家庭经济并不宽裕,他课余时间还到地里干农活,到红旗良种场收割庄稼、挑担,很是辛苦。”夏棋社区居委会主任申爱明说,即使是困难时,他抽出时间给孩子们义务辅导,也从不收一分钱。

“在日子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收取分文,何况现在还有退休工资,生活是越来越好了,更应该把这份初心坚持下去,回报社会。”杨宛根说。

杨宛根的妻子文化程度不高,起初对丈夫的举动并不理解,还抱怨过他。后来社会上曾有教师搞有偿家教,收入颇丰,对此杨宛根不为所动。“我是家乡人民培养的,收了孩子家长的钱,以后还怎么走得出去?”杨宛根说,自己办公益辅导班,用自己的专长为家乡学子尽一份责任,为家乡人民出一份力,这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2003年,夏棋小学并入大冯中心小学,杨宛根也到了该校。参加杨老师假期公益辅导的除了本村学生,还有外村的。杨老师要求家长做好安全接送工作,自己做好义务辅导工作。

近年来,杨宛根家庭蒸蒸日上,自建了新房,女儿、女婿做起了二手车生意,让杨宛根感到很满足。“每个月都有6000多元的退休工资,够吃够用了。我应该感谢党,回报社会!”杨宛根说。

而被辅导过的学生、学生家长对杨老师都心怀感激。“杨老师教过村里的三代人。他平易近人,热心公益,在村里口碑很好,德高望重。”夏棋社区主任申爱明说。

“杨老师很敬业、无私,无论哪个孩子送到这里来,他都很认真地、慢慢地辅导。”家长王阿林如是说。

“只要精力许可,孩子们有需要,我的公益课就会一直开下去。”杨宛根说。

微信图片_20201209140554.jpg


阅读排行榜
关于我们备案号:渝ICP备2021003014号 投稿邮箱:1240748838@qq.com